近日,德州学院健康医学院中专部百余名师生们走进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跨学科的探索之旅。此次参观活动,师生们先后深入动物标本室、地质标本室和昆虫标本室,在近距离接触各类珍贵标本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了健康医学与自然资源科学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与显著优势。
在动物标本室,形态各异的动物标本整齐陈列,从家禽到鱼类,每一个标本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奥秘。讲解员老师结合动物的生理结构,向师生们介绍不同物种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同时引申出健康医学中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例如,通过对比鸟类轻盈的骨骼结构与人类骨骼的差异,帮助同学们理解不同生物为适应生活方式而进化出的独特身体构造,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生命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共通性,也为健康医学的学习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随后,师生们来到地质标本室。这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件矿石,都记录着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从古老的沉积岩到炽热的岩浆岩,讲解员详细讲解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地质变迁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健康医学院的同学们将这些知识与人体的物质组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相联系。他们意识到,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处的地质环境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例如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可能影响当地的土壤、水源,进而影响居民的饮食与健康状况。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拓宽了同学们对健康问题的认知维度。

昆虫标本室中,五彩斑斓的蝴蝶、形态奇特的甲虫等昆虫标本,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讲解员介绍了昆虫的生命周期、生态作用,以及昆虫与人类健康的紧密联系。例如,蚊虫是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了解昆虫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一边观察标本,一边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健康医学实践中,如在疾病防控、卫生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作用。
此次参观活动,让德州学院健康医学院中专部的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健康医学与自然资源科学看似不同的两个学科领域,实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更培养了他们从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此次参观,同学们不仅对自然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健康医学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未来,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有望继续开展,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作者: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 朱智超 供稿审核人:赵春宇)